產品對了通常就是擺攤成功的一半。
有些人有了產品才去評估是否擺攤來賣、
有些人決定去擺攤了才開始找產品來賣、
有些人批貨來賣,有些人自製產品來賣、
其實都可能賺錢或賠錢,沒有哪種方式一定比較好的問題。
因此決定擺攤了,就需要先評估產品的各種市場狀況。
- 你的產品是否合適擺攤? 如果你經常逛市集,你會發現各種市集販售的產品性質雷同,其實主因還是:合適批售或自製的食品或工藝產品類別差不多,或這類產品在市集客戶接受度較高。
- 市集產品的同質性高,不就競爭激烈利潤薄嗎?其實未必就賣不好!為何?很多人明知道會有競爭競價,但因為能弄出不同價位、品質、設計、市場區隔,不用花太多力氣教育客戶,客戶經過,瞄一眼就知道賣什麼產品,想到有需求就會臨攤來看,這時候只要產品設計,口味與價位OK了,就容易售出。
- 很多人追求獨門孤市的產品,市集少見,做出口碑知名度就真的好賺,但很多人卻賣得很辛苦又賣不好!為何?通常是踩入一個陷阱,因為客戶可能少見,匆匆逛過無法看出你賣什麼產品,需要你辛苦叫賣解說,還要想是否自己有需求,還擔心無從比較是否被當盤子…
- 既然是活動形市集,必須考慮產品各種特性:
A. 種類:現場遊戲、現場小吃、攤車胖卡、小農蔬果、食品飲料、童書玩具、桌上遊戲、飾品工藝、衣服穿戴、生活用品、似顏繪畫、藝人表演、神秘占卜、寵物相關、古董懷舊、教育課程、花草植栽…五花八門。其中以食品與小吃類攤商在市集最多。
B. 器材:陳列與展示器材也要考慮收納搬運、擺攤空間…等問題,很多人的陳列器材比產品所佔的空間更多。
C. 價位:售價100-500元的產品在市集佔了大部分,但要拉高業績必須也能提供500元以上高單價的產品.
D. 交通:收納與搬運的問題限制了產品的選擇,汽車、機車、捷運或公車、餐車胖卡等都有不同考慮。
E. 來源:自製或批發也有影響,有些便宜與熱門場地市集,只限制手做產品才能參加。
作者: twmarket 擺渡犬